在“数字中国”战略推动下,塑料光纤凭借柔韧、轻便、低成本等优势,在智能设备、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领域需求增长。然而,其切割质量直接影响信号传输性能,高精度切割一直是行业难题。近日,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光启团队成功研发出自主知识产权的塑料光纤精密切割装置。该团队创新提出五维协同切割技术,这一突破为行业提供了高效可靠的解决方案。
立足技术前沿,攻克切割难题
团队首先对塑料光纤的材料特性和切割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传统的机械切割方法难以适应塑料光纤的特点,于是将目光投向热切割技术。经过深入研究塑料光纤特性,团队突破传统机械切割局限,创新开发出五维协同热切割技术。该技术通过高精度温控模块实现光纤和刀具的精准加热,配合优化的切割参数和特制刀片,确保切割面平整光滑;同时采用自主研发的快速导热多孔夹持平台,可适配不同直径光纤,有效解决了塑料光纤切割中的熔化和粗糙度控制难题。
同时,团队成功研制出全自动塑料光纤切割设备,采用模块化设计实现从定位到端面处理的全流程自动化操作。该装置通过内置智能参数库和机器学习算法,可自动识别不同材质、直径的光纤并匹配最优切割方案,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和切割质量的一致性。
匠心雕琢,铸就卓越品质
在研发过程中,光启团队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反复打磨技术细节,通过上千次切割试验积累数据,持续优化改进方案,使装置性能不断提升。
在知识产权方面,团队已为该装置申请了1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和1项软件著作权,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为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成果转化,开启应用新篇
目前,该塑料光纤精密切割装置已在传感器特性实验、工业机床和智能汽车等领域得到成功应用。在传感器特性实验中,高精度的切割质量确保了传感器信号的稳定传输,提高了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工业机床领域,装置的自动化和高效性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在智能汽车领域,为车载光通信系统提供了高质量的塑料光纤连接,保障了车载电子设备之间的高速数据传输,提升了汽车的智能化水平。
小端面大创新,赋能数字中国建设
塑料光纤精密切割装置的成功研发,是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及自动化系光启团队在光通信领域的一次重要突破。正如纤细的塑料光纤能够承载海量信息一样,这项"小端面"上的"大创新",正为我国光通信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在未来,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及自动化系光启团队将继续秉承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深耕光通信设备研发领域,致力于构建安全、高效、绿色的信息传输体系,为"数字中国"建设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塑料光纤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开启光通信时代的新篇章。